导语:在临床工作中,大部分的护士行手背部浅表静脉穿刺时,扎好止血带后都会嘱病人握拳,以促使静脉显露明显,便于穿刺。
“请您握拳”也成为护士们穿刺时习惯脱口而出的口头语,然而在这个行为背后,我们有没有想过让患者握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的这种习惯有何依据呢?就此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疑问供大家思考:
疑问一:握拳真的可以使静脉充盈,增加穿刺成功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在手背浅表静脉穿刺时,患者握拳后,指骨与掌骨成垂直状,掌骨关节突出,往往会影响穿刺者的操作灵活性,妨碍进针角度,,使进针时针头与皮肤角度变大,需将针头上挑,增加进针角度,容易刺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
另外紧握拳可影响手指的动脉血流入及静脉血回流,同时皮肤紧张压扁静脉,多数静脉处于两骨缝间皮下深处,不易摸清和看清,在皮肤紧张的情况下,影响血管充盈度,不易进针。
握拳时,患者会无意识的产生紧张,血管也更为紧张,压迫血管致管腔变瘪,失去弹性,进针后易穿透血管。
想让血管充盈,可以嘱患者紧握拳,数秒钟再让其半握拳(拳心呈空虚状态),亦可嘱其反复握拳、松拳。采取反复握拳、松拳,能使指间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向心回流,手背静脉充盈明显。
疑问二:握拳后真的不易跑针吗?
握拳时血管被拉长约1~2mm,穿刺时若针尖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松拳后,由于血管轻微回弹,针头易在血管内移动,针尖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至血管外,可能会出现输液速度正常,而穿刺局部慢渗的现象。
疑问三:握拳后可以减少疼痛?
我记得之前给一位男士穿刺,他的血管非常好,不用止血带就可以看到又粗又充盈的手背静脉,但是当我扎上止血带,让他握拳后,血管竟然一根也看不见了,不管我怎么拍打,都只能看到骨缝间浅浅的一道血管,无意间抬头看他,发现他已经紧张的脸色发白,满头是汗……
传统握拳法嘱患者用力握拳,常给患者一个心理暗示“要扎针了”,使患者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被穿刺手,导致穿刺皮肤神经处于高度紧张、僵硬,紧张的情绪引起局部血管收缩,使穿刺困难,加重患者疼痛。
另外握拳法穿刺针头在进入皮下后要潜行一段,后再进入血管。由于表皮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相对增加了针头对皮下组织和神经末梢的刺激及对肌纤维的牵拉及损伤,使患者感觉穿刺处疼痛。
综上所述,穿刺前握拳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握拳后静脉不一会更充盈,也不方便穿刺,另外还容易增加疼痛,增加穿刺失败率。
有很多文献也讨论了传统握拳法的缺点,而采用握手式穿刺法可以使静脉充盈,增加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
具体做法如下:嘱患者手背向上自然平伸,操作护士将左手4个手指呈垂直方向置于患者手掌心,(与握手形态相似),向上顶手背,大拇指向下拉绷紧患者4指皮肤,使其呈现弓背向上水平,使手背血管充盈,并充分显露,绷紧皮肤,选择血管进行穿刺。
握手式手背静脉穿刺过程中,患者手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通过对患者穿刺处上部绑好止血带,护士左手的上顶及大拇指的下拉,可有效促使血管呈现充盈状态,从而使其充分显露,有助于增加穿刺准确度。同时,患者的皮肤和静脉之间呈现平行关系,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穿刺,减少了穿刺过程中的阻力。患者的精神放松,注意力相对转移,肌肉松弛,在穿刺过程中操作者可以较快、较精准地进行穿刺。患者手指呈生理弯曲状穿刺成功后,不会因为松拳,而导致针尖刺破血管或者脱出而穿刺失败,可降低皮下淤血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血管重复利用率高。
有学者曾把144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握拳法,观察组采用握手式握拳法进行穿刺,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3.06%,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65.28%,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0级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患者满意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有学者表示,科室护士均采用握手式握拳法,操作已万余例,成功率达98%以上。
笔者在2011年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中看到,对于静脉穿刺时并没有提到穿刺前需要患者握拳的说法。这说明握手式静脉穿刺法并未违反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可以适合临床使用。
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在穿刺前,都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做好解释工作,是患者能够放松,保障穿刺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握手式手背静脉穿刺可以提高一次性成功率,减少患者皮肤创伤,减少皮下淤血形成,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血管的应用率,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提高医院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